Manstap Financial Counter

Advices from magazine, news & other articles! Believe or not is up to u!

Friday, May 19, 2006

股票投資學 01

活躍股

投資最「活躍的股票」,最能夠在短期內獲得利潤。我們可以觀察以下的事實︰

一九九二年至一九九三年中,香港股市的二十種最活躍股票,其中十四種上升了70%,有三種上升超過一倍,只有三種下跌。恆生指數由4800點上升至6800點,上升43%。

當然,最有經驗的投資者也不能夠預計自已在最低價買入股票,最高價賣出。但如果他集中注意最活躍的股票,他獲利的機會就會很大。集中投資「活躍股票」的道理是︰股市經常會過度反應 (over react)。當環境和條件對某種股票特別有利的時候,該股票價格就會上升至超乎想像的程度。當公司宣佈有新發展的時候,市場會願意付出更高的價格來購買該股票。投資者即使大量買賣這類活躍股票,也不會影嚮市場。買賣容易,獲利也就容易。因為成功的投資者,必須擁有出入快速的能力。

投資者不但要關心時間和市場波動情況,同時也要留意股票貸款的情況。銀行通常都貸款給投資者購買股票,而對活躍股票,銀行的貸款率通常較高,所以這類股票也就較活躍。

香港股市中,最活躍的股票都能為投資者帶來較大的利潤,較少的風險。交易所每天宣佈十大成交額的股票,各報章也有刊登,它幫助投資者帶來很多獲利機會。下一章我們談短期投資。


短期投資

成功的投資者對正常的經濟分析會有認識,他們同時注意時機(timing)和股票價格的動向(price movement)。

他們注重公司類股票,不注重工業類股票。資產巨大的工業類股票,只適合長期投資,不適合短期買賣。

短期內將會上升的股票,大多數是公司類股票,很少是資產巨大的工業類股票。

舉例:一九九二年公司類股票,中信泰富一九九二年一月價格由$8.70升至一九九三年四月的$19。王氏工業股票,在同期價格由$3.05下跌至$1.40。 某些公司類股票升幅特別大,和它的公司管理人有很大的關係。例如:長江實業。每當公司有計劃,即會大事宣傳。因為公司知名度高,投資者都會當任何消息宣佈,都是好消息。

經驗豐富的投資者了解,群眾是一個資產(Publicity is an Asset)。上市公司宣報售樓、宣佈收購另一家公司、宣佈在大陸發展物業等等。每一項消息都可以使股票格翻滾上升,因為群眾只注意消息,而不理會今年的公司溢利。

研究群眾的動向,等於預知股價的動向。所以聰明的投資者花很多時間在報章,財經雜誌,股票行的報告等等。他們留心的不但是「已說了些什麼」、更注重是「誰說了些什麼」。例如:1987年十月股災,鍾士元爵士在電硯上公開說:「現在買股票,明年不賺錢,可以來找我。」當時值生指數是2300點。

因為某些人仕對股票價格會有相當大的影響,有經驗的投資者都會小心研究和消化。

投資者要常留心那些成交量突然大增的股票和價格忽然上升的股票。這種股票可以作短期投資,同時,應該多留意個別股票的價格動向,而不是整個行業的情況。舉例:一九九三年四月二十五日恆生指數是5700點,到六月二十四日是6900點 ,而同期 ,開達投資卻由$4升至$29。前者衹上升12%,後者卻上升超過七倍。


小型股

當牛市進入瘋狂階段的時候,資產細小的股票對「供求定律」就特別敏感。很少的購買力量就可以推動這些數目少的股票價格上升。

當這些小型股票受「基金」(Mutual Fund)注意的時候,它們的升幅會更利害。因為「基金」購買的股票都很大量,他們投資一種股票都喜歡達到舉足輕重的程度(Position)為止。在這時候,這些只有十分少的流通股票,股票價格就會很輕易受求多於供的定律而瘋狂上升。例如康力投資在一九九三年三月由八角開始上升,短短三個月,上升了九倍。

賣出的時機

小型股可以為投機者帶來機會。但它們也會狂瀉。了解何時賣出小型股,是十分重要的。有經驗的投資者懂得,當股票最強勁的時候,或反彈的時候(rallies),就是賣出的最佳時候。

當投資者一開始購入小型般的時候,就應該明白這個原則。小型股的消息特別多。


群眾心理

股票市場上,經常流傳著一句格言「投資小戶入市,股市將到頂。小戶永遠是錯的」。

這旬格言在各國市場上都曾證實可靠。它分析了小戶的心理︰ 「這些小戶在股市高峰時就大量購買,股市在低價時,卻悲觀地賣出」。

小戶這種行為,解釋了為何股市高峰時成交量大,股市低位時成交量卻很少。舉個實例:一九八五年恆生指數是500點,成交量每月約六億元,到一九八七底,恆生指數升至4000點,連續二個月每月的成交量都是六十億。其後股市跌至恆生指數2000點,成交量縮減至每月十七億元。

小戶這種行為,在全世界股市都是一樣,他們雖然一次又一次受了教訓,仍然會重覆錯誤,一百多年來都是如此。

「人賣我買,人買我賣」的投資方法,是洛斯基爾德最先倡導的。他認為投資大眾是常常錯誤的。一般大眾大量投資的時候,往往是股市到很高水平,接近旺市頂點的時候。

有經驗又理智的投資者,能做這種小戶相反的行為。當大部份的人悲觀,成交量急劇縮少,就是買入股票的時機。相反,當人人樂觀,成交量狂增,升幅又加快,就應當減少持有股票,續漸將股票變成現金。

群眾有這種行為,原因是:大部份人很少去詳細分析問題,他們只看報章標題,便自以為了解經濟,從不深入研究。因此,他們的反應是十分直覺。只憑表面現像去分析問題,結果得出錯誤的結論,但這類人最多,所以這類「結論」也最多人相信。

因此,反趨勢理論 (CONTRARY THEORY)及相反的意見 (CONTRARY OPINION)一度流傳及興起。

這種利用群眾心理來買賣股票的方法,同樣不能避免風險的。但此種理論,提醒投資者,不要盲目接受別人的看法,自已要有獨突見解。因此當人人看好股市,只有你看淡,一旦人人都錯,你的收益便十分大。




股票拋空的技巧

一九九三年香港正在研究是否批准拋空(Shortselling)。很多先進國家,例如美國是可以拋空的。香港股市已相當成熟及先進,所以「拋空」的制度是遲早而已。估計在一九九四年中會實行拋空制度。 拋空股票賺錢,比購入股票賺錢更困難。美國成功的股票分析家及投資經理,都曾表示,他們不會「拋空股票」去獲利。因為他們認為拋空股票比購入股票,風險更大。

拋空,即是先賣出自己沒擁有的股票,將來再買入。其程序是借股票賣出,將來買入歸還股票。這種手續,在股票經紀行開戶口就可以。

拋空的風險是無限的。因為當你十元買入股票,如果股票下跌,最大損失也只不過跌至零元,損失只是十元的全部。如果以十元市價拋空股票,股票上升至三十元,四十元,可能是一百元,甚至二百元,損失就無上限。

應該拋空大價股,還是小形股?以安全性而言,應拋空大價股。但拋空小型股利潤會較大。無論拋空什麼股,一定要記著,只在股市反彈時拋空股票,切勿大跌市低價拋空。換言之,要在市價比昨日的市價高的時候才拋空。

拋空者另外要注意的是留意「截止損失價位」(Stop loss)。例如,他以$55拋空匯豐銀行,他的「截止損失價位」可以放在$62。當股價升至$62,他買入平倉,截止損失。再從頭考慮形勢,作第二次投資。

拋空者要準確判斷時間。最佳的時候是在熊市或跌勢形成的時候。在熊市,什麼股票都會下跌,即使是最好的股票,也不能幸免,拋空者即使選擇非最佳的對像,也能享受到獲利的滋味。



拋空獲利的機會

拋空者要緊記,在牛市,勿認為某股票價格已太高。此種強勢,到熊市的時候,才會調整。所以勿在牛市拋空自己認為價高的股票。最佳拋空的時候是熊市反彈 (Up tick)的時候。熊市中,股市反彈通常都急速和大幅度。而且升勢很短暫。當跌勢已形成,拋空是唯一獲利的機會。

牛市轉入熊市的時候,應先拋空弱勢股,期後才拋空強勢股。理由是,弱股在跌市時只有很少買家支持。當跌市形成,強勢股就會一一輪著下跌。

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︰過去的歷史證明,最後下跌的股票,是跌得最快的股票。

當一種$50的股票上升至$100,升$50,才是一倍,但由$50下跌至$25,只跌了$25,已是一倍了。這說明為什麼跌市比升市更快!

當人人都覺得自己有損失,家家股票行都擠滿人群,爭相沽出股票,這時候是拋空者平倉獲利的大好時機,而且很可能跌市已到谷底了。



退休技巧

成功的投資者會週期性(Periedic)地離開股票市場,擁有大部份現金,享受一下輕鬆的「退休」日子。

這樣做,可以令你冷靜一下,重新佔計股市的動向,評佔過去錯誤的地方,計劃下一步。在「退休」日子裡,你會有一個完全新的觀點。用這個新觀點。你重新進入股市,往往收獲會更豐富,獲利更快。

擁有現金。你會覺得安全,完全沒有虧損的恐懼所產生的緊張心理。當你在「退休」日子裡,手上完全沒有股票,靜靜地,毫無心理壓力下觀察股市,會發現一幅完全不同的圖畫。

你可能會認為股市已到危險地步,也可能會認為某股票很值得再投資。總之,你的判決會準確和冷靜。

實行「退休」的另一好處是,你會賣出無前途的股票。通常投資者只賣出有利潤的股票,蝕本的股票就不願賣。任何專家勸告要你賣出虧本的股票都難成事。如果你有「退休」的計劃就不同了。因為要「退休」,你會賣清全部股票,無論是好是壞。換言之,你錯誤地投資了蝕本的那種股票,也會賣掉當你重新再入股市時,可以將變現的資金選擇好股票了。這種退休技巧能幫助你在股市中增加利潤。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